CPR 流程 |
2000 年版 |
2005 年版 |
現場僅有民眾一人時,下列
4 種情況極可能是缺氧性心 跳停止 (hypoxic arrest)
1. 小於 8 歲兒童 2. 溺水
3. 創傷 4. 藥物過量 |
先急救 4 次 15:2
(約 1 分鐘) 再求救 |
先急救 5 次 30:2
(約 2 分鐘) 再求救 |
打開呼吸道 |
無頸椎受傷昏迷患者以壓額抬頦法
(head tilt - chin lift);有頸椎受傷 昏迷患者以提下顎法 (jaw thrust) |
一律以壓額抬下巴法, 一般民眾不再教導提下顎法 |
看, 聽, 感覺三個動作檢查
有無呼吸時 |
對所有的患者檢查有無正常呼吸
(normal breathing) |
對成人患者檢查有無正常呼吸 (normal breathing);
對兒童, 嬰兒患者檢查有無呼吸 (breathing) |
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|
吹氣前先深吸一口氣, 再進行口對口人
工呼吸的吹氣 |
吹氣前不用先深吸一口氣, 操作者需能在正常
吸氣後,進行吹氣形成患者胸部之起伏 |
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|
成人急救時, 先吹 2 口氣, 每口氣吹氣
時間為 1-2 秒;嬰兒及兒童急救時, 先 吹 2 口氣, 每口氣吹氣時間為 1-1.5 秒 |
不論對象一律吹 2 口氣, 每口氣吹氣時間為 1 秒
即可 |
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|
僅提及操作者吹氣時應該要造成胸部微
微起伏,對於吹氣時若無法造成胸部起伏 並無清楚的指示及處置 |
吹第一口氣若無法造成胸部起伏
應再重新操作壓額抬下巴再試吹第二次 第二次吹氣仍失敗時應直接進行胸部擠壓 |
檢查循環徵象 |
吹完 2 口氣後, 先檢查是否有循環徵
象,包括呼吸, 咳嗽, 肢體抖動 |
吹完 2 口氣後, 不需檢查循環徵象,
立刻進行 30 次胸部擠壓加上吹 2 口氣 (30:2), 持續壓吹, 直到 AED 到達後由專業急救人員接手 |
吹與壓的動作 |
吹完 2 口氣後, 先檢查是否有循環徵
象,若無呼吸但尚有循環徵象則進行只吹 不壓的動作 |
吹完 2 口氣後不需檢查循環徵象,
立刻進行 30:2 壓吹動作, 所以一般民眾不教只吹不壓的動作 |
壓吹比 |
成人:CPR 壓吹比為 15:2
嬰兒及兒童:CPR 壓吹比為 5:1 |
不論 CPR 的對象 (除了新生兒) 所有壓吹比皆為
30:2 |
兒童及嬰兒胸部按壓操作 |
兒童胸部按壓以單手置於胸骨下半部,
嬰兒胸部按壓以二指置於乳頭連線下一 指幅處 |
兒童以單手或雙手 (如成人按壓) 置於乳頭連線
中點; 嬰兒以二指置於乳頭連線中點下方 |
自動電擊器 (AED)
操作步驟 |
開貼讀 電 電 電 CPR (15:2, 4 次, 一
分鐘) 讀 (判讀節律) ,連續 3 次電擊, 電與電之間不用 CPR |
開貼讀-電壓 (30:2, 5 次, 二分鐘) - 讀 (判讀節
律),
每電完一次先 CPR 後再判讀節律 |
異物梗塞的處理步驟 |
需區分下列三種情況:
部份氣道阻塞併換氣良好, 部份氣道阻 塞併換氣不良,完全氣道阻塞 |
詢問“ 你嗆到了嗎 ? ”, 若患者點頭即需旁人協助
分為輕度及重度氣道阻塞 輕度氣道阻塞 : 鼓勵咳嗽即可
重度氣道阻塞 : 無法出聲、換氣不良、呼吸困難、 咳不出聲、發紺、立刻操作哈姆立克急救法 |